嫦娥即将落月,“踏过”的鹊桥竟如此小巧
发表时间:2019-01-15
卫星本体长宽不到1.5米,高度不到90厘米,不管是在中继卫星圈子,还是月球与深空探测圈子中,鹊桥号卫星都是货真价实的“小个子”。 这就是嫦娥四号中继星“鹊桥”。 在与读者友人奇特回忆了中国航天的“超级2018”后,笔者想和大家聊一聊那个能让嫦娥四号月背之旅成行的“先锋官”——鹊桥号中继卫星。 两天前,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履行了变轨操纵,顺利进入近月点高度15千米,远月点高度100千米的着陆准备轨道。 近月制动需要很高的速度增量,因此设计师为鹊桥设备了一套单组元肼推进系统,采用4台20N发动机并联,实行近月制动和其余轨道控制指令。 图片来源@新华网 大题“小”做 这是嫦娥四号义务系列文章的第三篇,也是笔者专栏的新年第一篇,咱们就来看看,运行在地月L2点晕轨道的“鹊桥”,到底有什么本事。 这样一颗小卫星,要在复杂诡异的晕轨道上,随时调解姿态,把天线对准嫦娥四号的着陆器跟巡视器。 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石豪】 登月,万事俱备。 在上一篇嫦娥四号专栏中,笔者与各位读者分享了鹊桥号中继星的任务目标,和为实现目标设计的复杂轨道。兴许读者友人会觉得,为了实现那么重大的目的,在那么庞杂的轨道上运行,鹊桥号卫星应该很大吧? 嫦娥四号中继星“鹊桥” 偏偏相反,鹊桥号是一颗不折不扣的小卫星。 鹊桥号采用成熟牢固的CAST100小卫星平台,通过深度定制,使整星既能满足月球背面通信中继任务须要,又能确保坚固性。整星分为平台跟载荷两大部分: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采取地月L2点晕轨道运行的应用卫星。 2019年1月1日,新年的阳光洒满大地,也洒在月球永不示人的反面。 对任务设计的严苛恳求,“鹊桥”游刃有余。 这样一颗小卫星,要在不上面级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实现近月制动,高达数百米每秒的速度增量,令良多大卫星都望而却步。 |